勇於創造自己的「唯一性」—專訪校友鄧汶
現任新竹縣立竹東國民小學正式教師的畢業校友鄧汶,109學年度畢業於國立東華大學應用數學學系。投身於教育界數年的她,在專訪中將自己對於職涯或是人生的重要價值分享給學弟妹,除了提出職場上的五大建議,也提及了風險管理的訣竅,更提點大家要如何創造自己的價值。
鄧汶學姊提綱挈領地提出新鮮人面對職場與社會的五大建議,分別有:充實自我專業、增加各項經驗、建立人際關係、培養休閒娛樂與拓展全球視野。提醒學弟妹要言之有物、做之有理,同時抓緊時間建立多項實務經驗與拓展人脈。每一項建議都是學生在轉變身分不可多得的瑰寶。
此外,鄧汶學姊也分享到設立「停損點」的風險管理,例如不同高普考類別的停損點如何設立;或是在職場環境中的風險管理,應保持開放的心態,但也要明確自身的底線與原則,只要不侵犯自己的底線和原則的話,她認為就可以給自己機會一試。
鄧汶學姊提到了一部影片:有一名教授拿出了一張100元美金,問現場的學生有沒有人想要這張鈔票,這時,所有人都舉起了手;接下來,教授蹂躪了這張鈔票,並將它蹂躪後丟在地上踩後,再問現場的學生還有沒有人想要這張鈔票,這時,依然大部分的學生還是舉起了手。她強調,我們都應該要像100元美金一樣建立自己的身價,無論受到甚麼侮辱及苦難,都依然保有自己的「獨特價值」。
最後,鄧汶學姊也鼓勵學弟妹可以持續地進修。她表示,她自身了解到充實自我的好處和重要性。在台灣,許多業界,甚至是教育界都會將經驗與專業技能脫節。但若持續精進自己的專業技能,除了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識能力,還可以專業權威。她說:「任何學術,總是走在世界的尖端。」花費一些金錢,就可以換取到無窮的知識,何樂而不為呢?
面對面Q&A
📌 請問學長姐能否提供給社會新鮮人的5大建議?
從我個人經驗當中,出了社會後這幾年,我會想給社會新鮮人的五個建議是:
☀ 充實自我專業
我認為無論做任何工作,事情除了做完,更要做好,因此不斷的充實自己對於這份工作的專業能力固然是重要的,即便只是一名清潔工,他依然也要清楚知道運用哪些清潔劑可以讓環境更乾淨;如何擦拭可以讓環境更亮麗。
讓自己在自己的專業上,講話要言之有物;做之有理的話,應不斷地充實自己的專業能力。
☀ 增加各項經驗
面對不同的職位,我相信人生有了不同的閱覽下,獲得的不同領域的經驗,可以對自己的工作內容、做事方式有所學習及進步,更進而擁有不同人生經驗可以接觸到不同的人,拓展自己的人脈,也可能創造自己不同的價值與機會。
☀ 建立人際關係
人,是種群居動物,很難有任何一份工作是不需要與人相處,更不可能完全不用跟別人合作到,因此,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一定是在這世界上重要的課題。
社會上常常有句話說:「有關係,就沒關係;沒關係,就有關係」,我在工作這幾年,完全能體會到這句話,即便在公家單位,想要擁有很多資源或是有人願意協助你處理事情,「關係」更是重要的前提。
因此,多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,對任何人一定是有益無害。
☀ 培養休閒娛樂
出了社會後,經長時間變的不是自己的,不斷的工作,讓自己壓得喘不過氣時,不妨有個休閒娛樂讓自己可以適時的放鬆。若可以,建議也需要培養一項運動的習慣,擁有健康的身體是人生第一重要的事情。
讓自己生活除了工作外,不妨多個休閒娛樂,哪怕是躺在沙發上當沙發馬鈴薯追劇,都是很好的充電方法。
☀ 拓展全球視野
現代隨著網路資訊的發達,人手一機,很容易接收到世界各地所發生的大小事,若出了社會,只會埋頭苦幹,只關心自己的工作、只在乎自己的生活,那很有機會成了井底之蛙,錯失許多機會,甚至有機會被這個社會淘汰掉,因此不斷地關心世界大小事,拓展全球視野,我覺得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